物质二象性
 


德布罗意

    法国物理学家,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,波动力学的创始人,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。

    在德布罗意之前,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,只局限于两种基本的物质类型:实物和场。

    实物由原子、电子等粒子构成,光则属于场。

    但是,许多实验结果出现了难以解释的矛盾。物理学家们相信,这些表面上的矛盾,势必有其深刻的根源。

    德布罗意将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用到实物粒子,提出物质波的概念。


    1923年,德布罗意最早想到了这个问题,并且大胆地设想,人们对于光子的波粒二象性会不会也适用于实物粒子。如果成立的话,实物粒子也同样具有波动性。
 


(1)
德布罗意假设
 


假设:质量为 m 的粒子,以速度 v 运动时,不但具有粒子的性质,也具有波动的性质
 

粒子性:可用EP描述: 


      E = mc2 = hν


      P = mv = h/λ

   
波动性:可用
ν 、λ 描述: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 ,
       

 
(2)
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
 

     如果电子经电场加速(加速电位差为u)后, 有关系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将
h=6.63×10-34〔焦耳·秒〕,e=1.60×10-19〔库仑〕,m0=9.11×10-31〔 千克〕等数据代入后,得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由此可知,假如用150伏特的电位差所加速的电子,物质波的波长为10-10米,与伦琴射线(x射线)的波长的数量级相同;而当u=10000伏特时,λ=0.122×10-10米。所以这种物质波的波长是很短的。

    我们知道,光学仪器的分辨率与光的波长成反比,电子显微镜的放大率,远大于光学仪器的放大率,就是因为电子的物质波(德布罗意波)的波长,远较可见光波长为短的缘故。


(3) 德布罗意波的实验验证
 

    为了证实这一设想,1923年,德布罗意又提出了作电子衍射实验的设想。1924年,又提出用电子在晶体上作衍射实验的想法。

    1927年,戴维孙和革末用实验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,不久,G.P.汤姆 逊与戴维孙完成了电子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。

    此后,人们相继证实了原子、分子、中子等都具有波动性。

    德布罗意的设想最终都得到了完全的证实。

    这些实物所具有的波动称为德布罗意波,即物质波。

    这种波不是电磁波、机械波,是对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描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