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核模型
 

正如原子模型的建立是原子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,原子核模型的建立也是原子核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然而,原子核模型的研究,比起原子模型来,经历了漫长得多的过程,至今仍在发展之中。

几十年来,先后有好几种核模型被提出,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原子核的某些现象和某些性质,每种模型都只能解释一定范围内的实验事实,难以用同一种模型概括和解释全部实验事实。这反映原子核的复杂性,也反映了人们对原子核的认识还不很充分。

    比较有影响的有费密气体模型、液滴模型、壳层模型、集体运动模型。

名称

内容

应用

费米气体模型     把核子(中子和质子)看成是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的气体分子,把原子核简化为一个球体,核子在其中运动,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。每个核子受其余核子形成的总势场作用,就好象是在一势阱中。由于核子是费米子,原子核就可看成是费米气体,但由于中子和质子有电荷差异,它们的核势阱的形状和深度都各不相同。     气体模型成功之处,在于它可以证明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的原子核最稳定。这一结论与事实相符。再有,用气体模型计算出的核势阱深度约为-50MeV,与其它方法得到的结果接近。
    不过这一模型没有考虑核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,过于简单,难以解释后来发现的许多新事实。
液滴模型     在30年代中期提出了核的液滴模型,是将原子核想成一滴由中子与质子组成的液滴。 基础是核力具有饱和性。根据原子核的液滴模型,原子核内的核子,起着和液滴内的分子相类似的作用。由核子间的强烈吸引力而产生的表面张力,使原子核成为球形。若给原子核以一定的能量,原子核“液滴”就会发生振荡,变成椭球形,然后又回到球形,再变成椭球形,周而复始。在这过程中一般通过γ射线的发射,或α粒子或β粒子的发射,将多余的能量释放出去,而使原子核最后稳定在球形状态。     能较好地说明原子核的整体性,如结合能公式、裂变、集体振动和转动等。
    原子核质量的半经验公式。
壳层模型     实验发现,在原子核中,当质子数或中子数为某些特定的数目(2、8、20、28、50、82、126等)时,原子核的性质有明显的突变 ,原子核显得特别稳定。2、8、20、28、50、82、126就叫做幻数,幻数的存在表明原子核像原子一样,具有壳层结构的特征。1948年M.G.迈尔和J.H.D.延森总结了已有的实验 ,提出了原子核的壳层结构理论,也称核壳层模型。
    确定这些幻数的根据是:
    ①原子核是这些幻数的化学元素相对丰度较大;
    ②幻核的快中子和热中子的截面特别小;
    ③幻核的电四极矩特别小;
    ④裂变产物主要是幻核附近的原子核;
    ⑤原子的结合能在幻核附近发生突变;
    ⑥幻核相对 α 衰变特别稳定;
    ⑦β 衰变所释放的能量在幻核附近发生突变。
    成功地解释了原子核的幻数、自旋、宇称、磁矩、β衰变和同质异能素岛等实验事实。由于原子核壳层结构模型所获得的成功,及其在核物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,迈耶和约翰逊共同获得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    在50年代以后,陆续发现一些新的实验事实,如大的电四极矩、磁矩、电磁跃迁几率、核激发能谱的振动谱、转动谱以及重偶偶核能谱中的能隙等,它们都不能用独立粒子的核壳层模型解释。
集体运动模型     一大群粒子在互相吸引力的作用下要形成一个集体,很可能会有集体的振动。这样,粒子就处于变动着的势场中,个体核子的运动和集体运动相互结合,才是原子核内部的整体运动。     主要包括原子核的形状、形变、集体振动、转动的能量。